Go...

当前位置: 首页>>职业专区

央行官宣,“数字人民币”已推行多年,扫码支付会被取代吗?

一场悄然兴起的支付革命:数字人民币的崛起与未来

2025年初,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宣布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,注册用户超过7亿,这一里程碑式成就标志着中国在全球中央银行数字货币(CBDC)领域确立了领先地位。这并非一蹴而就的成功,而是数年潜心研发和稳步推进的结果,标志着中国支付方式的深刻变革。

回顾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历程,可以追溯到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专门研究团队的早期探索。2017年,数字货币研究所的正式成立标志着研发工作进入实质阶段;2019年,央行宣布数字人民币即将推出;2020年,深圳、苏州、雄安、成都等地率先启动内部封闭试点,拉开了数字人民币应用的序幕。 试点范围逐步扩大,至2022年底已覆盖17个省市的26个地区,惠及全国约6亿人口。2023年,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验取得重大突破,与香港、泰国、阿联酋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开展合作。2024年,其应用场景得到进一步拓展,从日常零售支付扩展至政府补贴发放、税费缴纳、工资发放等公共服务领域,全面融入社会经济生活。

数字人民币,作为人民币的数字形式,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,是具有法偿性的法定数字货币,与纸币等值,并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有着本质区别——它拥有国家信用背书。 它采用双层运营体系:央行先将数字人民币发行给商业银行等运营机构,再由这些机构向公众提供兑换服务。这种模式既确保了央行对货币发行的中心控制,又充分发挥了商业机构的市场敏锐性和创新活力。技术方面,数字人民币采用中心化与分布式的混合架构,兼顾了区块链等分布式账本技术带来的安全性和高并发交易的需求。

与支付宝、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相比,数字人民币拥有显著优势。首先,它是法定货币,拥有国家信用背书,而第三方支付工具本质上只是支付工具,其资金仍依赖银行存款。其次,数字人民币更具普惠性,无需绑定银行卡和互联网账户,通过硬件钱包等载体,真正惠及数字弱势群体,例如老年人和残障人士。再次,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,在保护用户隐私的同时,满足反洗钱、反恐怖融资等监管需求。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42%的用户认为数字人民币比第三方支付更安全,38%的用户认为其隐私保护更好。

在中国的大街小巷,手机支付早已普及,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二维码几乎随处可见,从路边早餐摊到高端商场,从出租车到共享单车,都已广泛应用。然而,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并非简单的技术升级,而是对现有支付体系的一次深刻变革,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安全、便捷、普惠的支付选择。 对普通民众而言,这意味着更多元的支付方式;对商家而言,则意味着更低的支付手续费(据统计,相比传统第三方支付平均0.3%的手续费,数字人民币的手续费更低);对国家而言,则意味着更有效的宏观调控和更完善的金融体系。数字人民币的推广,不仅提升了支付效率,也促进了数字经济的发展,为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劲动力。 它所带来的益处,将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而持续显现。

"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